课程编号 |
S050303820 |
课程性质 |
必修 □选修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实践课 |
|||||||
课程名称 |
海洋生物综合实验-1 |
|||||||||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Marine Biology-1 |
||||||||||
学分/学时 |
2学分 / 2周 |
考核方式 |
出勤率/实验报告/实际操作 |
|||||||
开课年级学期 |
三年级 第1学期 |
开课单位 |
海洋与环境学院 |
|||||||
适用专业 |
海洋科学 |
教学语言 |
中文 |
|||||||
先修课程 |
海洋植物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学 |
|||||||||
教材 |
自编实验指导 |
|||||||||
执笔人 |
徐仰仓 |
审核人 |
宋东辉 |
批准人 |
李桂菊 |
执行时间 |
2021.08 |
|||
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
《海洋生物综合实验-1》是海洋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综合实验,是海洋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生物海洋学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2. 课程任务
《海洋生物综合实验-1》主要从水体初级生产者的鉴定及现存量的测定、环境条件对水体初级生产者的生长速率及光合速率的影响、水体中不同生物产氧能力的比较、基因的分离、PCR技术、电泳技术、质粒分离等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生物海洋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海洋生物学方法的应用和意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培养其独立的分析和实践能力。
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有机统一,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
二、课程目标
1. 思政育人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向,能跟踪国际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支撑毕业要求8.2)
2. 知识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2: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生物和化学资源调查、海洋环境监测的基本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2)
课程目标3: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5.2)
课程目标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支撑毕业要求9.3)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课程目标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支撑情况 |
达成水平 |
课程目标1 |
8.2 理解海洋科学及海洋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相关领域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能够在应用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履行相应的责任。 |
中 |
理解、实践 |
课程目标2 |
3.2 能够综合应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针对海洋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系统、单元或流程,为复杂海洋科学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中 |
应用、分析 |
课程目标3 |
5.2针对海洋科学及海洋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等复杂科学问题的实际要求,能够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专业工具,进行观测、分析、设计、模拟和预测,并分析相关现代工具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
中 |
理解、记忆 |
课程目标4 |
9.3 具有协作与团队管理能力,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成员开展工作。 |
强 |
应用、创建 |
四、教学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表2 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序号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学时 分配 |
教学 方式 |
对应课程目标 |
1 |
实验一:水体初级生产者的鉴定及现存量的测定 |
要求用显微镜鉴定水体中藻类的种类;用细胞计数法和叶绿素含量法测定初级生产者现存量。 |
7(线下) |
线下实验 |
8.2 |
2 |
实验二:环境因子对水体初级生产者的生长速率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
要求测定7天期间不同环境下水体初级生产者生物量、光合速率及呼吸速率的变化 |
7(线下) |
线下实验 |
5.2 |
3 |
实验三:水体中不同生物产氧、耗氧能力的比较 |
通过碘量法检测水体中动物、藻类及微生物的耗氧、产氧能力的变化 |
6(线下)
|
线下实验 |
3.2 |
4 |
实验四:基因组DNA的提取 |
基因组DNA的介绍,基因组DNA提取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利用CTAB法快速提取微生物基因组总DNA. |
4(线下) |
线下实验 |
9.3 |
5 |
实验五:PCR扩增反应 |
PCR 原理和多种PCR方法及其应用介绍,学习引物的设计,利用PCR技术扩增微生物的基因片段 |
6(线下) |
线下实验 |
8.2 |
6 |
实验六:限制性内切酶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 |
电泳基本知识介绍,琼脂糖凝胶的制备,电泳检测PCR产物及质粒部分酶切产物,质粒及其酶切产物的定量。 |
6(线下) |
线下实验 |
9.3 |
7 |
实验七:质粒DNA的分离提取 |
质粒简介,质粒DNA提取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小规模制备质粒DNA |
4(线下) |
线下实验 |
5.2 |
五、基本要求
1. 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由课堂讲授和线下实验两部分组成,课堂讲授主要讲解实验原理及要求,学生可根据课堂讲授的内容自己开展相关实验。并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潜在应用价值。
2. 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多样化: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先下实验的教学方式,其中课堂讨论占比10%,先下实验占比90%。
(2)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主。设计实验方案时,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机会和动手机会,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3)外语要求:授课中给出各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主要专业名词的英语单词。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考核办法针对课程目标进行设计,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能力要求相对应,课程目标达成的期望值设定为 0.60。最终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形成性考核由出勤率、实验报告构成,具体比例如下:
出勤率:30%。考核学生上课、迟到情况。
实验报告:30%。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报告的图表、数据准确性,实验小组的协作配合能力等。
期末成绩:40%。考核学生对某一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
表3 建议考核方式及成绩比例
课程目标 |
建议考核方式及成绩比例(%) |
建议成绩比例(%) |
||
出勤率 |
实验报告 |
期末成绩 |
||
课程目标1 |
10 |
5 |
10 |
25 |
课程目标2 |
5 |
10 |
10 |
25 |
课程目标3 |
5 |
10 |
10 |
25 |
课程目标4 |
10 |
5 |
10 |
25 |
总计 |
30 |
30 |
40 |
100 |
七、学习资源
自编实验指导